消费彻底凉了!白酒龙头一季报利润暴降37%,9家消费龙头暴雷
截止目前公布的业绩看,消费,医美等等普通人要花钱的领域,业绩基本都是暴雷的,目前消费股中只有零食相关的公司业绩还行,其他的都是大幅下滑的,白酒,饮品,食品全部都是暴雷的,具体如下:
第一家:舍得酒业
舍得酒业在 2025 年第一季度业绩表现欠佳,收入与净利润均出现大幅下滑。数据显示,其营业收入为 15.76 亿元,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 25.14%,净利润回落到 3.46 亿元,降幅高达 37.1%。且不容忽视的是,公司收入降幅处于扩大态势,这无疑给企业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。
业绩下滑背后,行业大环境的不利影响显著。2024 年白酒行业增速放缓,步入调整期,行业竞争愈发激烈。尤其是次高端产品领域,消费需求恢复缓慢,市场活力不足。同时,诸如五粮液、国窖 1573 等高端品牌凭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与市场地位,在竞争中牢牢占据优势。这些高端品牌价格下行,使得原本就竞争激烈的次高端市场空间被进一步挤压。舍得酒业作为次高端品牌中的一员,在这种情况下销售遭受重压,产品出货量减少,营收与利润随之下降,陷入了发展的困境之中 。

第二家:金枫酒业
金枫酒业在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状况不容乐观,公司营业收入下滑至1.37亿元,较去年同期下降12%。这一业绩表现折射出其在市场竞争中的艰难处境。
金枫酒业业绩下滑,主要受行业特性与竞争压力的双重影响。黄酒市场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,消费需求集中于江浙沪地区,市场规模扩张受限,属于典型的存量市场。在这片有限的市场空间内,竞争态势日益激烈。金枫酒业面临着来自同行的直接竞争,古越龙山、会稽山等老牌黄酒企业凭借深厚的品牌底蕴和成熟的销售渠道,与金枫酒业展开激烈的市场份额争夺。同时,白酒、啤酒、葡萄酒等其他酒类产品也不断挤压黄酒的市场生存空间,消费者在酒类选择上更加多元化,进一步分散了对黄酒的需求。金枫酒业在内外竞争压力下,产品销售遇阻,营收难以增长,最终导致了第一季度收入下滑的局面 。

第三家:元祖股份
元祖股份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陷入低谷,营业收入大幅下滑20%,降至3.38亿元,更出现了2501万元的净亏损,经营形势严峻。回顾2024年,公司的业务颓势已显现,蛋糕、中西糕点礼盒销售额分别同比下滑8.35%、16.41%,连传统节令产品月饼,也未能在销售旺季拉动业绩增长,凸显出公司经营的困境。
元祖股份业绩下滑,是产品、渠道、市场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产品上,元祖股份产品创新不足,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、个性化的需求,导致市场竞争力下降,销售额下滑。渠道方面,线下门店调整优化进程中,闭店数量增加,新店拓展有限,短期内影响了销售规模;线上渠道虽有布局,但尚未形成有效的销售增长动力。市场环境上,消费需求变化、宏观经济波动,以及行业竞争加剧,都给元祖股份带来了巨大挑战,使得公司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,最终导致营收下滑与亏损局面 。

第四家:养元饮品
养元饮品在 2025 年第一季度业绩呈现出明显的下滑态势,营业收入降至 18.6 亿元,相较于去年同期下滑了 20% ,净利润更是滑落至 6.42 亿元,降幅高达 27%。这一业绩表现,无疑给公司发展敲响了警钟。
公司业绩不佳,过度依赖 “六个核桃” 这一核心单品是关键因素。多年来,“六个核桃” 贡献的营收占比常年在 90% 以上,产品结构的严重单一,使得公司抗风险能力薄弱。一旦该单品市场遇冷,公司业绩便会遭受重创。当下,消费环境的变化也对养元饮品冲击巨大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,使得消费者在饮品消费上更加谨慎。同时,随着健康理念的普及,消费者对饮品的成分、功效等提出了更高要求。“六个核桃” 此前被质疑 “智商税”,其宣传的 “补脑” 功效存疑,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下降,购买意愿降低。此外,饮品市场竞争愈发激烈,众多品牌纷纷推出类似的植物蛋白饮料,不断蚕食 “六个核桃” 的市场份额。在新品拓展方面,养元饮品虽推出过多个新产品,但大多收效甚微,难以形成有效的业绩增长点,进一步加剧了公司在业绩上的困境 。

第五家:维维股份
维维股份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经营状况令人担忧,其营业收入大幅下滑23%,降至8.5亿元,净利润更是下滑44%,仅为7090万元,业绩表现明显低于预期。
维维股份业绩下滑,主要源于公司内部战略调整带来的阵痛。为优化产品结构,公司主动淘汰处于生命周期衰退阶段、附加值较低的产品,将资源向高增长潜力、高毛利的产品倾斜。然而,新产品从研发到成功推向市场并获得消费者认可,需要经历漫长的培育过程,短期内难以弥补旧产品退场导致的营收缺口。同时,公司对渠道体系进行战略重构,在新旧渠道交替转型过程中,面临诸多挑战。初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渠道建设、人员培训和市场推广,且新渠道的市场培育周期较长,产品铺货效率和销售规模受到影响,导致产品市场覆盖率和销量下降,进而对公司营收和净利润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。

第六家:西部牧业
西部牧业在 2025 年第一季度经营成绩惨淡,营业收入大幅下滑 21%,仅为 1.87 亿元,净利润更是大幅下降 130%,陷入 981 万元的净亏损境地,业绩表现与过往相比落差极大。
乳制品市场的低迷现状是西部牧业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。当前,乳制品市场终端需求持续疲软,消费者对乳制品的购买意愿和消费量均出现下降。受此影响,公司下属乳制品生产企业不得不持续加大产品促销力度,即便如此,销售额仍难以提振,营业利润被严重压缩。同时,生鲜乳价格下跌,与养殖成本上涨形成双重挤压。2025 年 2 月主产区生鲜乳平均价格仅为 3.2 元 / 公斤,而完全生产成本高达 3.45 元 / 公斤,行业亏损面超过 90%。西部牧业参股的奶牛养殖公司受此冲击陷入亏损,公司投资收益也随之减少。此外,从公司内部财务数据来看,管理费用因子公司花园乳业新增采购部、奶源部质检部费用而增长 37.27%,而研发费用却因花园乳业本期研发支出减少降低了 69.35%,这反映出公司在成本控制与产品创新方面存在失衡,进一步加剧了业绩的下滑 。

第七家:海欣食品
海欣食品在2025年第一季度交出的业绩答卷不尽人意,营业收入大幅下滑29%,降至3.27亿元,净利润更是大幅下降88%,仅为123万元,业绩表现堪忧。
业绩的大幅下滑,主要归因于速冻鱼糜制品市场的激烈竞争态势。当下,速冻鱼糜制品市场不断涌入新品牌,各类创新产品也层出不穷。在这样的环境下,海欣食品的传统优势逐渐被削弱,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持续蚕食。为应对竞争,公司加大了在市场推广和营销方面的投入,特别是在电商渠道的推广力度显著增强,但这些投入未能有效转化为销售收入的增长,反而使得成本大幅增加,压缩了利润空间。此外,公司推出的多个新品类尚处于市场培育阶段,销量提升缓慢,未形成规模效应,低产能利用率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,进一步拖累了整体盈利能力。内外因素交织,使得海欣食品在2025年第一季度陷入了营收与利润双降的困境。

第八家:巴比食品
巴比食品在 2025 年第一季度的业绩呈现出复杂态势。营业收入为 3.7 亿元,同比上升 4.45%,显示出公司在业务拓展上取得了一定成果,产品市场需求相对稳定,业务规模得以稳步扩张。然而,归母净利润却为 3719.54 万元,同比下降 6.13%,净利润的下滑成为公司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。
从市场环境来看,早餐市场供给侧竞争愈发激烈。随着早餐供给者数量快速增加,消费者的选择变得极为丰富。外卖服务的兴起,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享用各类早餐;便利店的发展,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便捷的早餐购买渠道。这些新兴的早餐供应方式,不断挤压着传统早餐企业的市场份额。在这种激烈竞争的环境下,巴比食品尽管营收有所增长,但净利润下滑,可能是为了维持市场份额,投入了更多营销、运营成本,且市场竞争导致产品价格难以提升,压缩了利润空间。从公司内部经营数据来看,特许加盟销售收入同比减少 0.42%,直营门店销售收入同比减少 22.83%,加盟店减少数量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前延续增长趋势,2022 - 2024 年分别减少 544 家、749 家、926 家,加盟门店平均单店营收从 2022 年的 25.45 万元降至 2024 年的 24.23 万元。虽然团餐销售收入同比增加 15.31%,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营收增长,但直营和加盟渠道的疲软,以及成本费用的控制不佳,最终导致净利润下滑。

第九家:中粮糖业
中粮糖业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遭遇重挫,营业收入下滑36%,降至50亿元,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滑60%,仅为1.77亿元,业绩表现与此前形成鲜明对比。
这一业绩颓势主要源于糖价波动带来的巨大冲击。2023年糖价大幅上涨,使得当年业绩形成高基数。而2024年白糖价格显著回落,自4月起,白糖价格从高点约6800元/吨持续下跌,至9月底已降至6460元/吨,公司业绩变化与糖价走势高度契合。作为以食糖业务为主,占营业收入九成以上的企业,糖价下跌直接压缩了利润空间。此外,公司在2024年加工及贸易糖规模同比收缩,进一步影响营收。同时,23/24年度国内外糖市增产,叠加市场需求低迷,加剧了产品销售压力。2024年前三季度资产减值损失的大幅增加,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利润,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,导致中粮糖业在2025年第一季度出现营收与净利润双下滑的严峻局面。
